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走马乡“三举措”应对特大暴雨确保汛期安全

    信息发布者:superliujiang
    2016-11-27 21:51:20   转载

    各村委及相关部门:

    为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缩小发展差距,改变贫困现状,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根据中、省、市、区扶贫开发会议精神和我乡的实际情况,现就加强扶贫开发,开展扶贫攻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大意义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积极消除贫困人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减贫事业是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庄重承诺,“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追求的“伟大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2014年,国家确定今后每年的10月17日为“全国扶贫日”,习总书记23次国内考察12次涉及扶贫,对扶贫工作作出批示14次,李克强总理33次批示扶贫工作,24次国内考察10次涉及扶贫。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是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现在距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仅剩五年多时间,时不待我,扶贫攻坚乃背水一战。

    2014年精准识别结果,全乡农业总人口21129人,扶贫攻坚村4个,贫困户981户,贫困人口2360人,贫困发生率11.17%。当前,扶贫开发面临新起点、新要求,同时贫困人口数量大,脱贫难度大,返贫压力大,相对贫困凸显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严峻的形式和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务必举全乡之力打一场扶贫开发攻坚战。

    二、总体思路

    着眼于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引领,深入贯彻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村人口为工作对象,以培育增收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村,提升素质,“托底”扶贫为着力点。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落实目标责任,整合资源要素,创新帮扶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开展四年(2015-2018)扶贫攻坚,两年(2019-2020)巩固提升,全面推进贫困人口快速增收致富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攻坚目标

    从2015年至2018年,开展四年扶贫攻坚,在总体目标上,确保扶贫对象人年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全乡4个扶贫攻坚村全部摘帽,97%的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1.08%下降至0.5%,稳定控制在3%以内。

    分年度目标为:2015年贫困村摘帽1个,减少贫困人口560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 2.65个百分点。

    2016年贫困村摘帽1个,减少贫困人口600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 2.84个百分点。

    2017年贫困村摘帽1个,减少贫困人口600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 2.84个百分点。

    2018年贫困村摘帽1个,减少贫困人口600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2.84个百分点。

    四、实施内容

    围绕增收脱贫,开展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新村建设、能力培训和促进改善民生的“托底”扶贫工程。

    (一)着力在父母产业培育上实现突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资源禀赋特色,发扬传统优势种养习惯,大力培育优势特色增收产业,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大力发展以螺溪河沿岸村社为重点的优质蔬菜产业,以平坝地区村社种植优质水稻产业,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专重大户、乡村旅游、劳务输出。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扶贫攻坚产业发展对贫困人口全覆盖,非贫困村产业发展重点扶持贫困人口,按测算标准安排资金补助,规划到户,验收到户,补助到户,统一管理,分级组织实施,县级报账。大力发展专合组织,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化程度。开展小额信贷贴息,解决产业发展需求缺口资金。扶贫攻坚培育经果林400亩,优质蔬菜300亩,增养家畜5000头,家禽4万只,发展水产养殖1000亩,农家乐、乡村旅馆5户,劳动力转移输出500人。

    (二)着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突破。近几年,村道公路建设进展很快,“通”字基本解决,扶贫攻坚重点在解决“畅”的问题。一是重点建设村社主干路及入户便道、产业便道;二是建设公路桥梁,打通断头路,开辟出口路;三是加修错车道,完善公路水系和加宽整治,提升通行能力。扶贫攻坚拟新修和整治村道公路10公里、人行便道13公里,建设桥梁2座。另一方面,要加强农田水利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五小水利工程”,不断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切实保障贫困地区发展用水需求。扶贫攻坚建设山坪塘18口、石河堰13座、蓄水池17口、囤水田22块、排灌渠1.2公里、安全饮水680户;2018年前全部解决贫困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着力在新村建设上实现突破。有序推进新村聚居点建设,建设乡村人行便道、人行桥、垃圾池等生活设施,改善农村人口居住环境。加强行政村活动阵地、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垃圾池35口,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互联网村村通、村级活动室、卫生室、农家书屋达标100%。

    (四)着力在提升素质上实现突破。围绕每户培训一个致富“明白人”,开展劳动力输出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产业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素质,增强其脱贫致富“造血”功能,扶贫攻坚培训实用技术1000人,劳动力转移技能100人,产业技能50人。

    (五)实施“托底”扶贫,着力在民生保障上实现突破。对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扶贫资助、教育扶贫资助、特困扶贫资助和危房改造扶贫资助的“托底”扶贫工程。

    1、医疗扶贫资助。对20类重特大疾病患者,首次住院治疗的给予以下一次性资助:一是现金资助,低保对象住院治疗每人资助3000元,其他农村特困居民住院治疗每人资助2000元;二是新农合资助,对农村困难居民提高5%的医疗报销比例,取消住院起付费;三是医疗资助,减免农村困难居民住院床铺费的50%,减免CT、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检查费的10%。现金资助资金来源为区扶贫移民局40%,区民政局40%,区财政局20%。

    2、教育扶贫资助。对象为贫困家庭中的大学、中学、中职、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每人每年资助600元;高中阶段每人每年资助1200元;大学、中职新生升学当年每人一次性资助2000元。资金来源:区扶贫移民局40%,区民政局40%,区财政局20%。

    3、特困扶贫资助。对象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抚)养人、有赡(抚)养人但无赡养抚养能力的“四无”特困对象。一、二级残疾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基本没有收入来源的特困家庭;?主要劳动力常年患重特大疾病且无其他劳动力,基本没有收入来源,严重入不敷出的特困家庭。对以上特困农村居民每人每月给予100元生活资助。资金来源:区扶贫移民局40%,区民政局30%,区财政局20%,区残联10%。

    4、危房改造扶贫资助。对象为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中现有人居住的无房户和危房户;轻度危房维修每户3000元,一般贫困户拆旧建新每户7500元;无能力建房的特困户拆旧建新(含无房户建房)每户50000元。资金来源:轻度危房维修和一般贫困拆旧建新由区住建局危改资金解决,特困户拆旧建新(含无房户建房)由区扶贫移民局补助42500元,区住建局补助7500元。

    扶贫资助需由本人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由村民进行公选公示,村委会、乡镇申报,民政、建设、残联、教育、新农合等主管部门分别核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落实。

    五、保障措施

    (一)工作统揽: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各村成立扶贫协会小组,搭建民间爱心人士参与扶贫济困平台。中、省、市、区专项扶贫资金推动,扶贫攻坚全区上下一盘棋。

    (二)“输造”并举:开发式扶贫和救济式扶贫同时开展,实施“托底”扶贫,开展医疗、教育、特困人口和危房改造扶贫资助。减轻贫困度,降低返贫率,巩固扶贫攻坚成果。

    (三)加大投入:加大乡本级专项扶贫资金预算,用于扶贫。

    (四)做“小”规划:规划做深做细,到村到户,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细微精准,切实可行,强化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全乡扶贫攻坚村总体按每村100万元计划专项扶贫资金,根据每个扶贫攻坚人口多少、基础现状和所在乡镇类别在80-120万元之间测算确定资金数量。非贫困村按贫困人口数量以人平1000元标准计划专项扶贫资金进行项目规划,非贫困村的规划建设由乡镇组织实施。

    (五)帮扶到位:实施县级干部联系乡镇全覆盖,区级部门联系贫困村全覆盖,干部帮助贫困户全覆盖的“三个全覆盖”。帮扶对象不脱贫,责任主体不脱钩。

    (六)督办落实:细化任务,明确责任,时间倒排,定期督查,限期完成。将工作目标、保障目标、绩效目标3大类20项全部纳入考核内容,由区扶贫移民局、区目标办负责考核具体工作,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干部调整挂钩,确保全面完成减贫目标任务。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